目前位置:主選單>中心公告

奈米新知-惰性探針讓原子力顯微鏡影像對比更佳

公告類型: 一般公告
點閱次數: 820


原子力顯微鏡適合用來探測二維材料如石墨烯(graphene),但影像的對比度卻會隨顯微鏡探針頭的種類而異。最近,荷蘭、德國與芬蘭的研究人員發現鈍化的(passivated)原子力顯微鏡探針能產生更清晰的石墨烯影像,更清楚呈現缺陷及邊緣等奈米結構。

原子力顯微鏡是藉由探針掃掠過待測樣品表面時,探針頭與樣品間的微弱作用力使懸臂偏折來進行造影。要獲得高解析度,探針頭需在離樣本表面1 nm的範圍內移動,然而在此短距離內探針與樣品間可能會產生微弱的靜電吸引力,也就是凡得瓦力(Van der Waals force)。

由阿爾托(Aalto)大學的Liljeroth與烏特勒支(Utrecht)大學的Daniel Vanmaekelbergh領導的研究團隊研究了石墨烯的原子力顯微鏡影像,發現其對比度取決於探針尖端原子的活性。該團隊比較了兩個不同探針所得到的影像:第一個實驗採用銥原子活性尖端;第二個實驗則利用一氧化碳分子來鈍化探針頂點。反應性探針與石墨烯表面有著排斥力與吸引力,而鈍化探針則僅有互斥作用。

此結果有助於澄清目前許多互相矛盾的研究結果。Liljeroth 表示,他們實驗的關鍵在於控制探針尖端處的原子種類,因此得以調控其化學反應性質。此方法使得研究人員能夠選擇探針與石墨烯之間的交互作用(化學鍵結或包立不相容),進而決定最終影像的原子對比度。

該團隊採用配備「石英音叉」(quartz tuning fork,又稱Qplus)力感測器的低溫(5K)超高真空掃描式穿隧顯微鏡(STM)/原子力顯微鏡(AFM),以便同時以STM及AFM觀察相同的原子區域。Qplus力感測器的另一好處是探針振動的振幅不到1 A,儀器的靈敏度因而提升至短距離力作用力等級。

此技術能以更高的解析度來探測石墨烯的奈米結構以及邊緣處。Liljeroth解釋,單獨使用掃描式穿隧顯微鏡無法獲得如此高的解析度,因為其對比度來自於局部態密度的變化,而局部態密度並不能正確反映原子的真實位置;使用探針具反應性的原子力顯微鏡同樣難以達成。

該團隊目前正使用此技術研究石墨烯奈米帶的性質,並試圖探討不同石墨烯奈米帶邊緣的磁性質,以及此磁性質與原子結構間的關連。詳見ACS Nano|DOI: 10.1021/nn3040155。

原始網站: http://nano.nchc.org.tw/
 
譯者:丁逸勳(台灣海洋大學材料工程研究所)
責任編輯:蔡雅芝

發布日期: 2012/12/03
發布人員: 王芊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