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主選單>中心公告

奈米新知-奈米碳管能強化光聲造影

公告類型: 一般公告
點閱次數: 724

膀胱與淋巴結等不適合一般光學造影的透明器官,通常得以游離輻射法(ionizing imaging modality)搭配具放射性或不透明的顯跡物來使用,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合適的非輻射替代方式。光聲造影(photoacoustic imaging)結合脈衝雷射與超聲波,不具輻射性,又有製作可攜式設備的潛力,不過此技仍需要對比劑。最近,美韓研究人員提出以單壁式奈米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CNT)作為光聲造影對比劑的成像技術。

此方法由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Buffalo)分校的Chulhong Kim與釜慶國立大學和慶北國立大學的合作者所共同提出。他們使吲哚青綠(indocyanine green, ICG)染料分子吸附於單壁式奈米碳管表面,作為光聲造影系統的對比劑。研究結果發現附著ICG的碳管可吸收四倍多的光量。Kim表示,ICG很容易與單壁奈米碳管結合,並且在近紅外光波段(600-900 nm)有強烈吸收。他們的光聲造影系統使用波長820 nm的雷射,接近此ICG摻雜奈米碳管的吸收峰。

該團隊在六隻小鼠上進行測試:三隻小鼠用來研究前哨淋巴結(sentinel lymph node, SLN),其他三隻則針對膀胱進行造影。在淋巴結實驗中,對照影像清楚顯示腋下血管但不見前哨淋巴結,原因是前哨淋巴結本身不吸光。在皮內注射ICG摻雜奈米碳管對比劑後,前哨淋巴結便清楚可見。在膀胱成像中同樣得到類似的結果。不同的是,前哨淋巴結需10至20分鐘方能累積足夠奈米碳管產生高對比影像,而在膀胱實驗中則相當迅速。此外,此光聲造影技術能輕易搭配傳統超聲波成像,而超聲波技術具有即時顯顯的優點。

該團隊目前計畫利用此ICG摻雜奈米碳管對淋巴結轉移進行成像實驗,他們同時打算以手持式光聲造影設備拍攝較為大型動物的膀胱。不過,他們仍須進一步的研究來探討此奈米碳管在活體內的毒性。詳見Phys. Med. Biol. Vol. 57 7853。

原始網站:http://nano.nchc.org.tw/
譯者:Yann-Bor Chen (Texas A&M University-Commerce)
責任編輯:蔡雅芝

發布日期: 2013/01/11
發布人員: 王芊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