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主選單>中心公告

利用紅外光分解水來產氫

公告類型: 奈米新知
點閱次數: 676

根據中國科學家的計算,紅外光(infrared light)在具有強電偶極的雙層(bilayer)觸媒協助下,能將水分子分裂成氧及氫。由於這種觸媒的製作難度很高,研究人員正在努力尋找更實用的替代品,一旦成功,這類觸媒將使更大部份的太陽光譜能用來產氫,或許能成為一個氫燃料的商品化來源。

上世紀的70年代,有科學家主張核電廠產生的電力可以用來電解(electrolysis)水,以產生大量的氫,提供運輸工具乾淨的燃料,或儲存起來,當電力的供不應求時再轉換回電力。隨著一連串的核能事故及成本調漲,核能發電日漸不受歡迎,因此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氫都是利用石化燃料來產生。

另一種產氫方式是日本化學家Akira Fujishima及Kenichi Honda於1972年提出的光化學分解(photochemical splitting),原理是利用觸媒粒子吸收太陽光子後產生電子-電動對,來激發水的分解以獲得氫,前題是產生電子-電洞對的能量必需大於釋放氫所需的1.23 eV。此能量對應到近紅外光子,因此理論上高於此能量的光子(約佔太陽光譜的57%)都能用來分解水。然而科學家在嘗試開發能隙稍大於1.23 eV的觸媒上一直沒有進展;有些研究團隊開發出在可見光波段操作的觸媒,可惜穩定性不足,而傳統氧化物觸媒的能隙落在紫外波段,此波段只佔太陽光譜的7%。

合肥中國科技大學的Jinlong Yang等人獨具慧眼將注意力放在太陽光譜能量低於1.23 eV的波段。此舉乍看不合理,但觸媒在運作時經常分成好幾步驟進行,而每一步所需的能量都低於全部過程所需的總能量。合肥團隊利用密度泛函原理進行數值模擬,設計出一種由氮化硼組成的雙層超薄觸媒,該觸媒的上下表面分別以氫原子及氟原子加以功能化。氟有很大的電負性(electronegativity,或譯陰電性),吸引價電子遷移至下層表面,導致觸媒的上下表面產生約10 V的電位差。

該團隊算出此材料的能隙為0.85 eV,只能吸收紅外光子,但是當電子及電洞產生並分別遷移至材料的上下表面後,可獲得10 eV的能量差,已遠大於分解水所需的能量。他們預測來自水分子的氫離子可在上表面還原成氫氣,而氧離子會在下表面被電洞氧化生成氧氣。然而,過程中產生的氫氧負離子及氫離子會分別吸附在材料上下表面,導致電位差降低,不利光分解作用的繼續。該團隊建議以外加電場脈衝移除這些離子,不過這得花費額外的能量,降低反應的效率。

要在現實中製造出上述模擬觸媒,研究人員得先製作兩層單原子層的氮化硼,並將其表面分別功能化,然後再將它們背對背接起來,過程不僅困難而且所費不孜。合肥團隊目前正與實驗學家合作,希望能研發出具有相同效果的替代結構。詳見近期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


原始網站:https://nano.nchc.org.tw/index.php?apps=news&mod=welcome&action=show&gid=925
譯者/譯者服務單位:奈米科學網編譯   責任編輯:蔡雅芝
發布日期: 2014/01/16
發布人員: 王芊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