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電性(ferroelectricity)材料是製造次世代非揮發性(non-volatile)記憶體的基礎,而記憶體的密度極限取決於鐵電性究竟能在多小的尺度下存在。最近美國科學家研究了碲化鍺(GeTe)與鋇鈦氧化物(BaTiO
3)內鐵電形變的分佈情形,證實低至數奈米的大小仍可見鐵電性存在。根據此結果,次世代非揮發性記憶體每平方英寸的儲存容量可望高達數兆位元。
鐵磁(ferromagnetic)材料具有永久磁偶極矩,可藉由外加磁場使其轉動。相對地,鐵電材料具有永久電偶極矩,可利用電場控制極矩方向,這個特性讓科學家得以將數位電訊號儲存在鐵電薄膜中,因此開拓了一個新的元件應用舞台。
這項由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的Paul Alivisatos與Ramamoorthy Ramesh領導的團隊所完成的研究,目的是探討穩定鐵電排列的最小尺寸極限,以及在此極限下所呈現的形式。先前的研究認為隨著尺度變小,造成鐵電性的原子位移會完全消失或變亂,或者以渦流態排列的形變出現。此團隊的研究結果卻顯示在單一疇區,中局部原子位移大致仍保持線性排列,因此仍有淨電極化存在。換言之,有用的鐵電性質(包含極化開關與壓電特性)在只有幾奈米的尺度下依然維持存在。
該團隊分析了碲化鍺與鋇鈦氧化物奈米微晶內的鐵電有序。前者是鐵電半導體,後者則為典型的鐵電氧化物。他們先以電子顯微鏡直接觀察個別粒子中與鐵電性有關的結構形變,接著對整體粒子進行原子對函數分佈分析(atomic pair distribution function analysis)以求得這些形變間的關連性,然後再以電子全像術(electron holography)直接拍攝此鐵電極化,並測量了單一奈米微晶的壓電滯留曲線(piezoelectric hysterisis)。
研究結果顯示,由鐵電奈米微晶製作的非揮發記憶體的資料儲存密度將可能高達每英寸數兆位元。此外,此材料未來亦可應用於奈米機電系統(NEMS)中,作為壓電致動器及傳感器(transducer)等。該團隊目前想要探討理論預測的渦流極化態是否能穩定存在這些奈米微晶粒子中。詳見Nature Materials|DOI:10.1038/nmat3371。
原始網站: http://nano.nchc.org.tw/
譯者:孫士傑(高雄大學應用物理系)
責任編輯:蔡雅芝